当前位置:知识百科 > 正文

骀怎么读_骀怎么读音是什么

更新时间:2024-10-16 20:26 阅读量:8499

tuo

哀骀它:āi dài tā

哀骀它:(生卒年待考),卫国人。著名春秋时期鲁国大夫。

传说哀骀它的相貌丑陋以计,即貌恶,而且跛脚驼背。鲁哀公丛厅岩好奇,召而观之,果然其以恶骇天下。但鲁哀公并不以其面貌恶相而嫌弃他,反而授以国政,结果在哀骀它的治理下,朞月(四个来月)而政教大行。

见于<<庄子-德充符>>:

鲁哀公问于仲尼曰:"卫有恶人焉,曰哀骀它。丈夫与之处者,思而不能去也;妇人见之,请于父母曰:'与为人妻,宁为夫子妾'者,数十而未止也。未尝有闻其唱者也,常和人而已矣。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,无聚禄以望人之腹,又以恶骇天下,和而不唱,知不出乎四域,且而雌雄合乎前,是必有异乎人者也。寡人召而观之,果以恶骇天下。与寡人处,不至以月数,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;不至乎期年,而寡人信之。国无宰,而渗御寡人传国焉。闷然而后应,氾而若辞。寡人丑乎,卒授之国。无几何也,去寡人而行。寡人恤焉若有亡也,若无与乐是国也。是何人者也!"

仲尼曰:"丘也尝使于楚矣,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。少焉眴若,皆弃之而走。不见己焉尔,不得其类焉尔。所爱其母者,非爱其形也,爱使其形者也。战而死者,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;刖者之屡,无为爱之。皆无其本矣。为天子之诸御:不爪翦,不穿耳;取妻者止于外,不得复使。形全犹足以为尔,而况全德之人乎!今哀骀它未言而信,无功而亲,使人授己国,唯恐其不受也,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。"

哀公曰:"何谓才全?"

仲尼曰:"死生、存亡、穷达、贫富、贤与不肖、毁誉、饥渴、寒暑,是事之变、命之行也。日夜相代乎前,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。故不足以滑和,不可入于灵府。使之和豫,通而不失于兑。使日夜无隙,而与物为春,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。是之谓才全。"

"何谓德不形?"

曰:"平者,水停之盛也。其可以为法也,内保之而外不荡也。德者,成和之修也。德不形者,物不能离也。"伏败

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一位清末民初的著名画家,<<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>>中有"于画无不能,尤工北派山水,布置严整,渲染深秀,唯作家气旁塌太重"的评语,他也被誉为"画学博士",他的名字叫马骀。

"骀"字有两种读音,一为"tái ",一为"dài"。前一个读音意祥启誉为"劣马,也比喻庸才";后一个读音意为"舒缓放荡"。画家究竟取的哪个读音,不得而知,小编猜谨段想应是"tái ",就像"愚公""钝夫"之类的,有自谦之意味。

马骀(1886—1937)的字为企周,又字子骧,别号环中子,又号邛池渔父,回族,四川西昌人,寓居上海。他不仅善画,还是一位美术评论家、教育家,著有<<马骀画问>><<马骀画宝>>等传世。

matai,劣马,比喻庸才的意思。

拼音:骀荡 [dài dàng]。

释义:亦可称作"骀宕 "。亦作"骀汤 "。无所局限、拘束;放纵。

引证:章炳麟 <<訄书-商鞅>>:"当是时,民不患其作乱,而患其骀汤姚易,以大亡其身。"

释义:还指舒缓起伏;荡漾。

引证:冰心 <<往事(二)>>八:"除了骀荡的海风,和岛上厓旁转青的小草,他不知春至。"

释义:也指怡悦。

用法示例:

(1) 漫步堤上,看晓雾中西湖苏醒,新柳如烟,春风骀荡,好鸟和鸣,意境动人,故称"苏堤春晓"。

(2) 凌月儿从未来过黄山,见这里当真风景如画,骀荡怡人,忍不住欢声笑语,指指点点。

近义词:

一、放纵 [fàng zòng]

释举盯拿义:放任而不受约束。指纵容。

引证:老舍 <<新爱弥儿>>:"小则槐孩子是娇惯不得的,有点小毛病就马上将就他,放纵他,他会吃惯了甜头而动不动的就装病玩。"

二、放手 [fàng shǒu]

释义:松手,放开手。肆意妄为;放纵。解除束缚,打消顾虑。

引证:

陈登科 <<风雷>>第一部第六十章:"俺同意 旭东 同志的意见,应该放手提拔 任为群 。"

柳青 <<铜墙铁正搭壁>>第七章:"给他们说明白道理,教给他们办法,然后放手让他们工作。"